公益團體



基督教芥菜種會
內政部台內社字號第80633號
捐款方式: 支持信用卡捐款支持信用卡捐款
類別: 社會服務
地區: 臺北市
電話: 02-77059292
連絡人: 客服專員
地址: 新北市三重區重新路五段609巷4號9樓之2
網站: http://www.mustard.org.tw/index.asp
E-mail: service@mustard.org.tw
分享至:


芥助網-串連社區互助共好幸福網
71人點閱
勸募專案
專案名稱:芥助網-串連社區互助共好幸福網
勸募核准文號:衛部救字第1121364001號
發佈日期:2024-01-01
截止日期:2024-12-31

捐獻項目
芥助網-串連社區互助共好幸福網
 元


芥菜種會投入社區工作10年,以社區自助互助、共享共好為願景,集結群力,建構社區互助網絡──「芥助網」。

透過組織號召、服務設計、專業培力與地方資源募集,串聯在地需要與資源,號召全台有共同理念的愛心店家、夥伴教會,全台近9000間成立「社區共好點」,提供社區弱勢家庭兒童認養、青少年就業培力、食物銀行等服務,為社區弱勢家庭、兒童、婦女、長者拉起即時、就近的福利網。

【芥助網社區共好點,一同編織幸福之網】
「社區空間」之所以能成為讓社區變得有溫度的地方,關鍵在於「以人為本」,為著在地的需要,空間的提供者與使用者均以互助、共享、共好的理念加以管理或運用,進而為社區帶來連結與改變。空間的「永續性」無異是社區所需面對的問題。

透過空間,打造地方支持網絡,連結社區內外的新力量,共同面對社區所希望處理的公共議題。當社區空間更多被連結,便能形成共生網絡,「芥助網」就是靠著點與點之間一起拉線,線與線相交,形成不漏接任何人的幸福網絡,希望在台灣,這個社會所有需要的人都可以被接住。」

「社區共好點」看見自己的助人力量
「芥助網」是一種新的工作模式,想要什麼樣的社區,就讓在地人針對地方需求加以創造。社區居民要被動員起來,讓社區本身有能力去做,這是一股由下而上醞釀的草根力量。目前「芥助網」從芥菜種會的夥伴教會和愛心店家開始,成立所謂「社區共好點」,也就是「社區空間」的概念;並將更多的社區空間串聯起來,形成「社區共生網絡」。


【關懷兒少-感念受助邁向助人之路】
「我想應該是社區關懷據點中,關心及陪伴我的人使得我想走入到社會工作的領域吧!」19歲的Lily在分享的時候眼神充滿了感恩與幸福。

Lily的父親陷入酒精的誘惑中,母親獨自一人承擔照顧三位孩子的責任。所幸芥菜種會社區關懷據點協助Lily家申請補助,緩解家庭經濟壓力。在社工的陪伴中,Lily也學習從受助者轉變成為助人者的角色,在暑期營隊中帶領和陪伴小朋友的歷程中,Lily最大的改變是能適當地處理自己的情緒;學習如何與他人合作、表達與溝通。Lily總是說 :「因為有一群愛我的人陪著我長大,我才能在如此溫暖的環境中成長」。受助於社會使得她對教育、助人工作有更濃厚的興趣和熱情。積極想投入到社會工作的服務當中,繼續的幫助他人。Lily的故事就如同芥菜種一樣:起初很微小,經由愛的澆灌和陪伴,逐漸成長茁壯,也成為下一位幫助、照顧人的支柱。弱勢兒少受助的故事,至今仍發生著,需要我們持續地把愛傳承。
接受芥菜種會社區共好點協助的Lily,獲得補助改善家庭經濟壓力,讓她可以安心就學。她滿懷感恩的說 :「因為有一群愛我的人陪著我長大,我才能在如此溫暖的環境中成長」。

【關懷婦女-改善並穩定經濟所得】
年幼時父親離婚、再婚,小玉直等到20歲,終於可以用結婚來逃離這不溫暖的家!

歷經結婚、生子和離婚,小玉秉持「為母則強」的信念,獨力撫養兩名幼子的艱難時刻,還好小玉70多歲的阿嬤和阿公心疼小玉的辛苦,還願意幫忙接送孩子上學,芥菜種會也為兩兄弟申請認養補助計畫,並鼓勵他們參與兒童品格才藝營及青少年活動,修補因家庭破碎造成的心理創傷,看到曾孫點點滴滴的改變,小玉和阿嬤很感謝芥菜種會認養人無私付出的大愛,讓許多孩子能平安的長大!

【培力青少年投資自己】
小琳的家庭不富有,平時她會幫忙家裡的工作,少有參加活動的機會。小琳的媽媽很希望幫她找到一個適合的學習團體,透過教會介紹,有機會參加了芥菜種會的青少年培力課程。小琳個性開朗,對一切事物感到很新鮮,常常問問題,某次課程中聽到老師說:「你希望為錢工作嗎?還是想投資自己呢?」這句話深深震撼小琳的心,決定排除萬難,不缺席任何課程。

課程訓練後,小琳報名參加社區長者關懷服務。前幾次小琳很緊張,詢問社工說:「阿嬤的話不多怎麼辦?」社工讓小琳去發現問題、尋找方法,與社工討論後嘗試了幾次。沒想到,小琳現在會提早半小時到,主動找阿嬤阿公聊天,關心他們的生活,漸漸地阿嬤跟她一起改變了!一坐下來就能侃侃而談,彷彿跟孫女聊天一般。有一次,小琳聽到其他阿嬤分享自己在921大地震中救難的故事,小琳說:「天阿!這是電影情節吧!」阿嬤訴說著自己如何靠著極少的物資過日子,而那些是課本沒教的事。小琳說,自己的人生態度,還沒有阿嬤這麼積極,而且,原來學習是為了解決問題,讓生活更好!在小琳的笑容上,看到了成就感。我們相信,她的學習之路,不會停止,生命會持續改變下去。

【銀髮經濟 健康生活】
王家姐妹,目前皆邁入退休年紀,今年分別報名衣物縫補新手班和熟手班。兩個人過去都有縫紉的基礎知識,也都對針線活兒很有興趣。曾經是公務員的姐姐,從朝九晚五的穩定工作退休下來已經10年,每天在家陪伴高齡90多歲的媽媽,並不太有機會出門,縫紉本來就是她的興趣,上縫補班讓她可以離開原本的生活圈,結交新朋友,和老師互動,趁著出門上課的時間,暫時脫離單調的照顧者人生,每次來上課都很開心,也很放鬆。妹妹說上縫補班可以多學一項技能,她同時也有上50+的房務員課程,學習讓腦筋比較靈活;她過去一直從事兼職工作,收入比較不穩定,也沒有足夠的退休金,所以想以縫補技術賺取收入,並期待退休後能有更多元的學習分享,讓自己不會因為退休就好像跟社會脫節。

☺ 響應社區共好行動,邀請您成為我們的『共好人』,每月定額捐款幫助社區弱勢,用一點一滴的愛心編織即時的福利網,接住在地有需要的人,讓社區發展形成善的循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