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團體



台灣鬱金香動作障礙關懷協會
96.09台內社字第0960138590號
捐款方式: 支持郵政劃撥捐款支持信用卡捐款支持信用卡捐款
類別: 身心障礙
地區: 花蓮縣
電話: 03-8576526
連絡人: 曾小姐
地址: 花蓮縣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7號
網站: http://www.twtulipmov.com.tw/
E-mail: twtulipmov@gmail.com
分享至:


DBS成果發表
發表日期:2014-12-12



花蓮慈院深部腦刺激手術成果發表

  對藥物無法發揮功效的巴金森病患者來說,深部腦刺激手術( Deep Brain Stimulation,簡稱:DBS )是病患最有效,也是最後一個治療方式。十二月十二日上午,由花蓮慈濟醫院高瑞和院長、神經功能科主任陳新源以及神經醫學科學中心醫療、護理及行政團隊舉辦成果發表會。高瑞和院長說,為病人解除病苦是醫院的責任,而花蓮慈院也為了這個目標不停精進,DBS手術就是一個被證實能有效幫助許多動作障礙病友的治療方式。

  兼任台灣立體定位功能性神經外科及放射手術學會理事長的陳新源主任表示,花蓮慈濟醫院巴金森治療中心,自2002年迄今已完成超過160例,DBS高水準的醫療技術獲得國際間的認可,除了輔導國內外約10家醫學中心完成首例個案,還有三十篇的國際論文。最近一篇獲得國際肯定的論文,在十一月登上國際期刊JNS(Journal of Neurosurgery.)。

  DBS手術,是將電刺激晶片置入約8公分深之腦中心部,並以微電量刺激,達到腦部神經調控之目的,改善患者症狀。陳新源主任表示,為了精確定位晶片放置的位置,一般的DBS手術是採用局部麻醉,過程中需要病人的配合,來偵測腦神經細胞的微電位訊號,調整出最適合的治療模式,整個手術時間平均要花上四、五個小時以上,對病人身心來說都是負擔。

為了有效幫助病人,花蓮慈院神經內、外及麻醉科團隊合作,從2008年開始研究發展以全身麻醉方式進行手術,加上「周邊感覺神經電刺激定位技術」,可以放大或加強神經訊號,在有效降低患者壓力的情況下,幫助病人恢復正常的生活,並且獲得國際間的肯定。

  「發病之後,我不知道接下來的人生怎麼過?」原本計畫退伍要好好規劃人生第二春的李先生,在罹患巴金森病之後,連正常行走都成了問題,十年前在陳新源主任的評估下,接受了DBS手術,症狀大幅改善,已經換過三次電池的李先生表示感覺自己已經百分百的恢復,而且很高興自己還能有能力工作,可以照顧全家十二口人!

  「巴金森病患者的壓力不光是疾病帶來的動作障礙!」同時身為台灣鬱金香動作障礙關懷協會理事長的蔡昇宗醫師表示,對病友來說,除了無法控制自己身體的壓力與外界不諒解的眼光之外,還有藥費及手術費造成的經濟壓力,其中包括手術之後,約五年要換一次電池的費用。所以,蔡昇宗醫師特別感謝中央健保署繼2009年通過給付DBS手術之後,2015年更將DBS刺激器納入給付,減輕病友的負擔。

  身為巴金森病友的家屬,鬱金香動作障礙關懷協會理事葉麗娟表示,在陪伴先生面對巴金森病的過程哩,看到了先生及許多病友們的辛苦,也更加感謝醫護團隊的用心,除了醫療團隊與病友團體的努力,葉麗娟還特別感謝許多民意代表的了解與支持,尤其是蕭美琴立委的協助,真正看到了病友的困難,為所有的動作障礙病友努力奔波,爭取寶貴的資源。

  成果發表會上,今年七十歲剛剛接受完DBS手術的黃女士,也特地到現場表達對醫療團隊的感恩!黃女士表示,雖然得知2015年後手術,可以減輕很多負擔,但是在手術前,自己已經在發病時全身僵硬無法行走,不手術根本沒辦法正常生活。黃女士的先生表示,妻子手術後就跟以前沒生病的時候一樣,而且原本一天要吃六、七次藥,一次要吃四、五顆,現在一天三餐後吃半顆就好,有生活品質,藥費負擔也少很多。

  花蓮慈院神經內科主任林聖皇表示,動作障礙疾病患者在接受適當的治療後,能夠恢復生活自理及工作能力,這就是「有效」的醫療,除了有效之外,還是有品質的醫療!而團隊的目標就是為患者帶來健康,提供患者「有效、有品質」的醫療服務,但是目前還是有許多病友都把自己困在家裡,還有的病友因為經濟上的困難,而無法接受適當的治療。

  「難道要等到失去工作、失去家庭,才要治療嗎?」陳新源主任表示,對照全台超過三萬人的巴金森病患者來說,目前全台六百多例的DBS手術,真的不能算多,而花蓮慈院從2002年至今能夠完成超過160例,平均每年完成超過十例,真的要特別感恩慈濟基金會的慈善補助,加上全民健保的協助,期望未來能幫助更多病友,讓病友們不光是能自理生活,還能為家庭、為社會付出。

新聞聯繫單位:花蓮慈院公共傳播室 游繡華 黃思齊 彭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