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團體



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78.6.1教育部 台(78)高字第25691號函
捐款方式: 支持郵政劃撥捐款
類別: 社會服務
地區: 臺北市
電話: 02-23670151
連絡人: 賴小姐 分機230
地址: 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27號9樓
網站: http://hef.yam.org.tw/
E-mail: miki@hef.org.tw
分享至:



人本理念

●人即目的,不是工具------但人必須活在他的土地上   

 人就是終極的「目的」, 而不是達成其它目的的「工具」!

 兩百年前,當康德這樣說的時候,在王權和神權的壟罩之下,敲響了「人本主義」的晨鐘﹔曾
 幾何時,自由和人權,以及相關聯的民主思想,都已經變成人們、無論真心或假意、的共識。

 然而,人已經成為終極的目的了嗎?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們變成了養家活口的工具在龐大的機
 構裡,我們變成了累積財富的工具﹔在國家的「照顧」之下,我們變成了富國強兵的工具﹔選
 舉的時候,我們又是政客們爭權奪利的工具!

 即使坐在自己的車子裡,塞車的時候還不能下來徒步,我們都變成了照顧那輛車子的工具﹔當
 然還有,我們和我們的小孩,都是分數和升學的工具!

 檢視我們一致的困境,思索我們共同的命運,追本溯源,還是得回到人的基本價值與尊嚴上來
 ﹔當我們逐漸喪失信念,迷失方向的時候,追究人的本性,恢復人本來的面貌,找回真正的自
 己,重拾古典而素樸的「以人為本」的思想,必能為我們帶來新的力量!

 然而,人不能只有精神和思想﹔一旦我們行動,首先碰觸的,就是孕育了我們的祖先、並正在
 我們腳下呻吟的土地。這塊土地,狹義的說,就是台灣的自然與生態﹔廣義的說,就是台灣的
 社會與人文﹔而且,我們必不能離她而獨活。

 如果人,確實是一根思考的蘆葦,具有「覺察」的能力,那麼,我們就必須反省至今為止的「
 處境」﹔如果最重要的事,無論如何,就是去改變它,那麼,我們就必須立即開始,而且永不
 停止!

 人即目的,而不是工具﹔但是,人必須實實在在地活在他的土地上!

● 改變,要從教育開始;----教育,使人成為他自己! 

「使人成為他自己」,意謂著人要透過自己的抉擇,走自己的道路,開展自己的生命,成就自
 己的理想, 並活出獨一無二的自己!
  
 所謂「自己」,並不是一個「先天上」被決定了的東西﹔所以,「成為自己」,理所當然的,
 必須是一個艱辛而漫長的歷程。在這個歷程之中,人首先要克服身體的孱弱,所以必須努力長
 大,並設法超越生理的制約﹔接著要迎接既成的社會與文化的控制,所以必須用心思考,並設
 法探索人間的真實與真象﹔最後,還要解決「不知道為什麼活著,但又不願意死去」的矛盾,
 所以必須追究生命的意義,編織夢想,描摩前景,規劃途徑。
  
 而教育, 使這一切成為可能。
  
 所以,教育不是如那句俗語所說的:讓貓學會補鼠,讓狗學會看門﹔相反的,教育使跳脫命運
 的掌控,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也就是他真實的自己!
  
 因為這樣, 教育必須:

 一、把學生當成一個人來看待,重視他的思想和感受,而不能只在意外在的表現﹔所以不宜依
   賴「以改變行為為目的」的獎懲。

 二、順著學生既有的感受和思路走,協助學生內省、澄清、批判與思辯,以建立新的觀點,形
   成新的內在﹔所以以記憶或服從為目的的「單向灌輸」,無論在知識上或在人格養成上,
   都是不宜的。

 三、講求「教的方法」,以啟發取代訓練,以對話取代講授﹔所以只要求學生成績,不重視教
   師教法的作風,是不對的。

 四、出自「真誠的心」,以學生的發展與成長為唯一的考量,並全心培養學生「愛」的能力﹔
   所以功利主義在教育中是不應允許的。

 五、給予充分的時間,無論課程安排,或學習成就之檢測,都應該給學生留下「餘地」,並信
   任人的內在力量﹔所以強制手段在教育中是不合理的。
  
 有了這樣的教育,就培養出有思想、有能力、並能愛的人﹔這樣的人,就可以聯合起來,改變
 我們的存在,以及我們所在的台灣。
  
 所以,教育要使人成為他自己﹔而改變,必須先從改變教育開始!


我們的位置
捐款金額:
※根據內政部公益勸募條例,無勸募字號之【一般捐款】僅限會員捐款。
集力2500 吉利萬萬千 為教育出錢出力
發表日期:2014-11-06
有一些事情,是重要、必要的,但只能得到『理智上的呼聲』,很難取得『實質上的支持』。就好像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大家都說佩服,也說應該,更知道這是「進步的原動力」。但很少人跟著做,持續做,也不太敢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