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緣起】
生命不該被放棄
本院創辦人羅慶堃先生從事教職逾25載,有感於心智障礙者往往成為家庭負擔及困擾,憨傻的外型在社會上備受歧視與不公平對待,早期民間收容機構設備簡陋,還有很多政府資源無法照顧到的地方。「想要照顧弱勢」的心願一直埋藏心底,終於退休後化想法為行動,在民國91年「祥育啟智教養院」在桃園八德孕育而生,專門收容心智障礙的大小朋友,期能透過生活訓練,讓心智障礙者能生活自理,並積極融入社會。80歲創業是創辦人大膽的投資,也是他人生最後一個職志。「生命,再弱再小再殘缺,都有它存在的價值,都不該被輕易的放棄!」。
【服務理念】
秉持著『愛心、耐心、智慧、關懷』的服務態度,支持心智障礙服務對象適性生活,促進社區自主生活及提升生活品質。
愛心:我們用愛心教導陪伴這一群心智障礙者,他們要的不只是一個安身適所的地方,更需要社會大眾的接受與生活尊嚴。
耐心:老師們不厭其煩的重複重複再重複指導心智障礙者,用對待家人的心情陪伴他們走過心路歷程。
智慧:用專業與智慧,切合他們的需求,有效率的為心智障礙者服務。
關懷:所有工作人員對心智障礙者用開放及同理的態度,支持參與每位的人生藍圖,做他們的心靈嚮導。
【服務現況】
全日住宿型生活照顧服務:年滿 18歲以上,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中、重度、極重度智能障礙或伴隨多重障礙者(聽損、肢損、自閉、過動、癲癇、腦麻、唐氏症…等)。多為中低收入戶的經濟弱勢及家庭失依者。
服務對象人數:36人(男16人、女20人)。
【服務內容】
1.個別支持服務:
(1)生活支持:服務對象經由飲食、沐浴、如廁、儀容、起居內務…等相關支持與培育,以提升服務對象生活技能與順暢生活為支持目標。
(2)作業活動:服務對象透過手工藝品製作、家事活動、清潔活動及資源回收活動,培養作業態度、自我檢視、自我負責、人際互動…等職能先備條件。
(3)技藝陶冶:服務對象透過多元社團活動,進行興趣探索、培養休閒技能,亦豐富了日常生活。社團活動包括:彩妝社、精品社、烹飪社、彩繪社、舞蹈社、樂隊…等。
(4)社區適應:陪伴、引導服務對象認識並使用社區資源,亦培養人際互動能力。
(5)健康維護:包含醫病、飲食營養、衛生保健、復健、急救、護理、體 適能…等支持,透過專業評估與服務計畫提供個別化健康維護支持。
2.家庭支持服務:評估個別家庭需求,提供家庭支持服務,以支持服務對象之家庭發展。
3.社區(社會)服務:社服諮詢服務、教保諮詢服務、護理與健康諮詢服務、社區清潔服務、社區聯誼、知性講座…等。
4.諮商輔導:提供服務對象心理支持、安撫慰藉、解決問題…等功能性會談支持服務。
5.就學輔導:協助學齡服務對象完成學業或相關訓練。
6.資源連結:透過需求評估連結所需資源,支持個別或團體服務進行,以服務對象生活福祉為依歸。
我們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