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團體



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
北市社會字第667號
捐款方式: 支持郵政劃撥捐款支持信用卡捐款支持信用卡捐款
類別: 身心障礙
地區: 臺北市
電話: 02-27652810
連絡人: 謝佩玲 分機274
地址: 臺北市松山區八德路4段604號2樓之3
網站: http://www.tpmra.org.tw
E-mail: moment0312@hotmail.com
分享至:


反歧視 去污名
發表日期:2016-04-01



非常遺憾精神疾病與精神病人,因為接二連三的社會事件,再度成為全國媒體與民眾關注的焦點。協會投入精神病人與家屬服務至今三十餘年,協助無數病人病後復元返回社會,促進社會大眾的認識與接納。現在,本會與其他相關社福團體極度憂心病人與家屬的社會處境,因此懇請相關政府部門積極研擬策略,促進國人對心理與精神健康的認識,同時營造友善環境,讓受精神疾病所苦民眾與家庭安心地接受治療與協助。
醫療與社區資源嚴重失衡,建請增設精神病人多元社區復健服務方案
依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領有精神病重大傷病症明的國人約有二十萬三千餘人,而媒體報導目前僅有約二成的病人接受住院治療,表示增加社區相關服務刻不容緩。我國長年投注較多的資源在發展精神醫療體制與網絡,忽略了社區服務的重要性,導致多數病人雖仍有繼續接受長期復健的需要,但在日間型精神復健設施嚴重不足的情況之下,常無所事事造成家屬與社區的困擾,也因反覆發病進出醫院,浪費醫療資源。許多先進國家的研究、實證,以及本會長年於社區服務的經驗顯示,要使精神疾病復元僅靠住院與藥物治療是不夠的,且成效比起積極社區復健與長期支持要來得低很多。
我們很欣慰政府因近日的事件,將規劃增加社區服務的人力,但如何把「宣示」化作具體的政策與行動方針,妥善分配資源運用在各個環節,並有效整合所有部門,發展除了醫療以外的社區服務方案,如社區家園、會所、日間照顧據點與樂活站等,挑戰存在以久的醫療制度與網絡,並考驗政府改革的決心。
媒體應負起社會教育責任,降低精神疾病歧視與污名
隨著科技的發展,資訊傳撥的途徑更為多元且快速,許多社會事件因著媒體的過度報導,使得病人一再遭受污名的攻擊,降低了他(她)們積極尋求協助的意願,也造成民眾對於精神疾病的曲解與恐懼。目前協會已接獲多位復原狀況良好,且就業穩定的病人,因為此次事件與媒體報導影響,導致心理產生焦慮而就醫。此外,比起其他身心障礙者,媒體鮮少有與精神疾病相關的正面報導,無法引領民眾增加對疾病的瞭解與關愛。此惡性循環已存在台灣社會多年,協會在此呼籲媒體能謹慎使用文字、影像,以及報導的頻率所帶來的效應與傷害,也建請政府積極關注污名的散播與深化。

社團法人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 Taipei Mental Rehabilitation Association
台北市10566松山區八德路4段604號2樓之3 電話(02)27652810 傳真(02)2767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