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募專案
專案名稱:精神康復者戲劇團體-生藝人計畫
勸募核准文號:衛部救字第1141360279號
發佈日期:
2025-01-17
截止日期:
2025-12-31
捐獻項目
(一) 《大寶的窺視人生》—生藝人計畫戲劇展演
大寶從國中時期做了一件難以向人啟齒的事情後,整個世界對他而言就完全不一樣了。他感受到被全校的人指控、被全世界的人指控,彷彿所有的人都知道他那不能言說的「私密」往事,大寶一直活在被窺視的狀態中,害怕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否都符合其他人眼光標準,有時候甚至覺得,醫院裡比醫院外更輕鬆、更沒有壓力。大寶的人生經歷了三次住院,還是繼續努力維持自己的生活,但想到二十一年前的那件事情,依舊存在著陰影。
(二) 「用生命影響生命」—在戲劇中承接生命真實的重量
除了積極的醫療之外,建立各種社會支持與資源,將帶來更多正面力量改變現況,戲劇團體營造具安全感的團體氛圍及肯認型的創作環境,透過戲劇遊戲與活動找出個人的「創造、真誠、豐富」,努力讓精神康復者發現這些好的本質,在團體中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有一個目標:「要成為更好的自己」,接納我擁有多重狀態與不同面貌。我們不急著在活動中反應,也不急著做批判,而是完整感受自己、經驗每一個當下,甚至與彼此有溫度的交織與流動,當選擇成為一個中性的狀態,就會長出力氣去承載各種生命之重,這就是在戲劇中長出的自我力量,這種力量可以直接地幫助精神康復者者強化對自我的價值感及希望感的正向萌生,試圖褪去黏膩在身上多年的自我污名。
在戲劇的活動中,練習說或做各種嘗試,經歷「被觀看」、「被傾聽」的過程,可以增強自己的自信,一旦將語言轉化為畫面,許多被忽略或隱藏的種種細節,就會一一浮現,我們對於勇敢的嘗試都不做批判,而是接受並鼓勵做得更好,而透過這樣的練習,增加康復者主動嘗試的勇氣,強化自信與對自己的認同,讓有精神疾病經驗的我們得到更完整的自我意識,願意以自身的力量站出來。
(三) 「在疾病之外,其實我們都是一樣的」—戲劇溫柔倡議的力量
「去污名這件事情,如何讓人引起共鳴?」這是在社區做精神康復支持服務的夥伴會一直思考的問題,汙名的影響不只是外在,而是會由外而內,過度強調疾病的困境、疾病的混亂與恐怖,除了距離社會大眾依舊太過遙遠,也可能讓精神康復者自我內化社會對其各種負面價值的詮釋。
「生藝人計畫」期待以真實生命故事結合軟性的戲劇媒介,以精神康復者為核心,從深刻的生命接觸達到經驗共鳴,最後理解精神康復者的生命處境,嘗試納入系統觀點,開啟跨界線的對話,並藉由戲劇媒介與社會溫柔對話,為精神康復者復元旅程注入新的生命力與能量,亦共創復元(Rocovery)的社會空間,讓精神康復者用最真摯的聲音告訴大家「我們的生活其實是長這樣的,有不一樣、但也有一樣的地方」。據此,戲劇是轉化自己很好的技術、戲劇是述說生命很好的媒介,從辨識主流論述留在自身的負面標籤,並將其對生命發展的壓迫轉為角色困境的自我梳理,重新詮釋生命經歷或許能夠有新的意義,我們相信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好的演員,把個人的故事變成感動世界的力量,透過這樣的力量,希望大家都能意識「疾病的背後,是活生生的人」。